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对于纸包装行业而言,在经历了2014年部分企业倒闭、跑路、收购,中西部纸箱产业崛起以及因为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微利加剧等情况后,企业如何从中变革和创新并闯出一条出路,是2015年对纸包装企业管理者的最大考验。这其中,笔者认为需重点关注如下四个方面。
注重创意设计
我国包装印刷行业上游已完成整合,集中度高,在全球名列前茅,下游企业整合即将进入尾声,而纸包装行业依然企业数量庞大,这为终端客户带来极大困惑,同时也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数企业家在总结历史,探讨一条持久的健康发展之路。
2014年,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与安徽夏子绿色包装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企业看似普通的合作,但将被历史记载下来。它的意义在于产业链上下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终端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种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将启迪行业向另外一种创新模式发展,为中国包装印刷行业开创业态的变革。世纪阳光这一举措完全是市场机制倒逼的创新之举,是以为客户提供创意设计为引领,以预印项目为依托,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提供从造纸、创意设计、包装到物流一站式印刷包装解决方案。
更新装备理念
在国外,先进企业很少有使用10年以下的机器,但效率仍与使用初期一样。我国大部分企业热衷于添置新的先进设备,把大量的资金花在一次次的技改之中。实际上装备在于配置、在于使用、在于保养。
其实我国很多企业装备不逊于国外,把办公楼、厂房做得“高大上”,非生产一线部门配备过多,不把精力、财力放在企业生产第一线。这是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以瓦楞纸箱厂为例,一般纸箱厂应只有三大部分,一是纸板生产线,二是纸箱生产线,三是物流环节。纸板生产线目前企业基本都有了,根据实际需求,市场上有大量的国产、进口生产线可选择。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在于纸箱线和物流。纸箱印刷成型花费人力、工时最多,设备、工序也最繁杂,使用纸箱生产线是今后的最佳出路。许多人会顾虑订单不适应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应由设备制造商来考虑,他们必须按照需求制造机器。至于物流系统,这需要企业算好账,不搞好物流,能成为现代化工厂吗?与此同时,要警惕、劝阻目前有些企业和地区扎堆上瓦楞纸板生产线和印刷机,这有可能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直面大数据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是多元化的,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模式来经营企业。利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机,为自己的企业里补充新鲜血液,你的企业便可迎接任何“飓风”。